为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走向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近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玉兰教授和高杨老师带领2019级建筑智能化设计专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以及化妆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共计230名学生,走进江苏省“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江苏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现场,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校党委常委、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季海菊、院党总支书记成蕾及学院部分教师随堂听课。此次实践教学活动得到了校团委和校资源建设中心的大力支持。
教学过程共分为“开课设问、参观学习、体验智能、交流分享、用情礼赞”五个环节。 “什么是新时代?其内涵是什么?”“穿越70年的时空,大家能否感知江苏是怎么‘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行走的课堂在老师和学生的互动问答中开始。带着课前设问,同学们跟随展馆讲解员有序参观了综合展、地方展和室外展,观摩了“振兴号”盾构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模型、全世界最快的太阳能赛车等新技术。行进中,讲解员详细的讲解,课程老师适时的深度解说,图片对比、新技术体验、实物感知、微视频留言、微信互动等多种形式学习,带同学们走进一条穿越70年的时光隧道,深刻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江苏大地发生的巨大变化,深深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在交流分享环节,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实地观展,近距离触摸时代发展脉搏,感知70年江苏大地所发生的变化,更加全面理解了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内涵,读懂了新时代关键词的“三个意味着”、“五个是”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也更懂得和明确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随后,在课程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快闪、朗诵、合唱等多种形式抒发了对祖国的崇敬和热爱,并作深情告白:“江苏,我爱你!祖国,我爱你!”。
张玉兰老师是我院思政课角色体验教学改革的推广带头人,她表示,把思政课堂搬到成就展现场,不仅是为了让思政课活起来、动起来、实起来,更让学生能真正“受感动、有感想、舒感情、立志向”。
季海菊充分肯定了本次实践课的意义,她指出,“行走的思政课”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彰显了思政课的实践性和解释力,是我校聚焦思政课改革,推进主题教育与事业发展相融合的示范性课程,引导青年学生在学思践悟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主动担当青春使命,做新时代奋斗者。
本次实践教学被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现代快报、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
19建筑智能化设计1、2班学生与老师合影
开课设问
参观学习
深度讲解
交流分享
用情礼赞
19人物形象设计1班学生与老师合影
(文:李欢欢 图:相婷婷、张博伟、曹子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