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讲促讲强本领 强基固本助提升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江言心语”理论宣讲团培训班结业仪式

发布者:范泽坤发布时间:2024-10-21浏览次数:10

2024年10月1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建邺区江心洲街道联合开办的“江言心语”理论宣讲团培训班结业仪式在应天校区图书馆举行。江心洲街道宣传文化分管领导周月江、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张露、理论宣讲团培训班全体授课教师、“百姓名嘴”代表和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参加结业仪式,环境生态学院“青鸿书院”、建筑工程学院“砼馨书院”以及学生社团“新语学社”的学生代表现场聆听。结业仪式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部负责人董迅石主持。

“江言心语”理论宣讲团培训班历时三个月,旨在通过系统培训和靶向辅导,提升基层党员理论宣讲水平和实践能力,打通理论宣传的“最后一公里”,更好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正式开班前,培训班教师团队多次前往江心洲进行实地调研和座谈交流,就培训对象、宣讲主题、培训方式等作整体谋划部署,团队教师围绕宣讲主题,群策群力,精心打磨培训课程,形成了包括破冰座谈、集中备课、指导打磨、模拟演练、实战演练和联合宣讲等在内的系统培训方案,为高质量开展理论宣讲培训奠定了基础。

培训过程中,老师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从“宣讲的技巧和方法”“宣讲前准备工作”“宣讲稿的撰写”和“如何让宣讲“‘别出心裁’”等方面为“百姓名嘴”进行专题讲座,并围绕党的创新理论进行示范宣讲。同时,老师们结合“百姓名嘴”的特点,采取“一对一”结对的方式,为“百姓名嘴”精心打磨宣讲稿、设计独特的宣讲形式,实现教学相长,学思并进。随着培训的深入,“百姓名嘴”的理论宣讲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老师们也收获了自己的成长。在“校地联合宣讲”环节,老师们和结对的“百姓名嘴”共赴各社区共同宣讲,新颖的宣讲形式和专业的宣讲内容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也得到了一致肯定。

在参观学习环节,宣讲团培训班全体成员赴南京宪法公园进行专题学习。在宪法公园的室内展陈馆中,大家首先观看了宪法宣传教育专题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随后在讲解人员引导下,通过丰富的图文视频、实物素材、艺术场景,沉浸式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寻宪、制宪、修宪、奉宪的伟大历史进程,深刻感受到法治护航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对党的创新理论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在结业仪式上,“百姓名嘴”鲁维啟、管淑玲首先以《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永恒的信仰与行动指南》和《阅读启智润心灵,公益立德传家风》为题作成果展示,声情并茂的宣讲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随后,授课教师代表宋点和“百姓名嘴”代表孙兴全结合培训中个人学思践悟的成果分别作交流发言。

张露充分肯定了此次培训取得的成绩,表示基层理论宣讲是一门常修常新的功课,并对今后的宣讲实践提出殷切希望:确保宣讲内容的前沿性和准确性,积极关注并及时跟进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政策动态,在完善已有选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挖掘新的选题;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语言传播党的声音。周月江对此次双方达成深度合作、取得良好成效表示祝贺,对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对进一步做好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勤学善思,锤炼宣讲本领;二要凝心铸魂,勇担宣讲使命;三要守正创新,提升宣讲效果。

结业仪式的最后,张露和周月江一起为参加培训班的“百姓名嘴”颁发了结业证书,为老师们颁发了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江言心语”理论宣讲团培训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以理论宣讲为载体,推动校地联学共建走深走实的生动实践,有利于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更好地实现校地同频共振、共同发展。接下来,学院将以本次活动为新起点,持续推动校地合作内涵式发展,促进学院育人事业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让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文/图:施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