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推动中共党史、伟大建党精神与文化资源的研究、教育与宣传,充分发挥其资政育人作用,11月15日至17日,由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及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承办、中共于都县委协办的“高校党史教育研讨会”在江西于都召开。
本次研讨会以“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来自全国近40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7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会。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部负责人刘西诺博士投稿并受邀参加此次会议,并在分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江苏对口支援西藏的历程、形式和经验”的专题发言。发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从历史回顾、实践形式和经验总结三个方面,对江苏在对口支援西藏中的重要举措进行了系统阐述。刘西诺提出,江苏通过经济援助、教育支持、医疗合作和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为推动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江苏的对口支援实践不仅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生动体现,更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实现共同发展、促进民族团结方面的独特优势。这些探索为党史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案例,也为进一步深化党史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的融合提供了重要启示。
此次“高校党史教育探讨会”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也为推动高校党史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我院教师的参与发言,不仅充分展现了学院在党史教育研究和实践中的创新成果,同时也加强了高校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为新时代推动高校党史教育纵深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图:刘西诺,审核人:季海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