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学校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学院师德师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专题教育活动。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活动。
10月25日下午,全院教师集体前往范仲淹纪念馆,瞻仰了“先忧后乐”牌坊、范文正公忠烈庙、范仲淹诗文碑廊等标志性建筑物,切身感悟一代先贤为官为人“先忧后乐”的高尚情怀和代代相传的好家风,并就如何将这种忧乐天下的担当精神融入师德师风建设进行了交流。
座谈会上,学院党总支书记曹永首先领学并解读了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从“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坚持言行雅正、遵守学术规范、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积极奉献社会”等十个方面对学院教师作出明确要求。他强调,全体教师要以准则为镜,以失范行为案例为鉴,时刻自省自律,将师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要牢记“马院姓马”,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政治属性,充分认识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二是严守师德底线。要严守纪律法规、坚持依法执教,不越红线、不触底线,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做到心中有戒,警钟长鸣。三是提升核心素养。要践行“四有”“六要”标准,贯彻落实“八个统一”要求,持续深入学习,拓宽教育视野,做立德树人的大先生。
院长季海菊强调,师德师风建设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全体思政课教师要严把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严守师德师风职业规范,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勇担教书育人使命,彰显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副院长陆洋引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谚语,生动阐释了榜样的力量,强调教师要重视言传身教,以正面行为率先垂范。
第一党支部书记杨斌教授从“铸魂先铸己,以信仰坚定涵养师德定盘星”“育人先育德,以仁爱之心夯实师德压舱石”“守正更创新,以担当作为激活师德动力源”分享了自己对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感悟;青年教师李明慧结合范仲淹纪念馆的参观体会,从践行理想信念、涵养道德情操、锤炼扎实学识、厚植仁爱之心等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对争做“四有”好老师的思考。
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是育人根本。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质量思政课教师队伍,为学校和学院发展贡献力量。

(文:李欢欢/图:范泽坤)

